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
  • 概要
  • 地理

  丹徒,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沿江产业带的轴心位置,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环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区,东接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西临省会南京市,北与古城扬州隔江相望,是连接苏南苏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山河平原交织,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物产丰饶,是江南闻名的鱼米之乡,镇江市的市辖区。
  历史源远流长,山河雄奇秀美,物华天宝。丹徒是江南闻名古县,建立县制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周时称“宜”,春秋时属吴,名朱方,战国时更名为谷阳,到秦朝时定名为丹徒……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名丹徒至今。境内山青水秀,兼丘陵特色、水乡风光于一体,名胜古迹众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2处。境内东郊的?山仰看巨石危卵,凛然生惊;俯视澄江如练,心旷神怡。随着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02年4月撤销丹徒县,设立丹徒区,隶属镇江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交通便捷畅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给丹徒带来了十分便捷的交通条件。
  代出名人的胜地,高素质人材的培育摇篮。自古以来,丹徒便以人文荟萃而著称,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梦溪笔谈》、《老残游记》、甚至《康熙字典》的主持编撰俱系丹徒人。丹徒境内有江苏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大学等7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每年可提供数万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全区有20万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的劳动力可供选择,平均工资水平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处于较低价位。
  生机勃勃的新区与一流的经济开发区。
  丹徒新区是撤县建区之前的38万丹徒人精心打造的县城所在地,位于镇江市南郊9公里处的丹徒区谷阳镇境内,是丹徒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中的丹徒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以文化艺术内涵为特色,是充满生机活力和魅力、文化特色鲜明、能久经历史考验的现代旅游观光新城区。丹徒新区的城市风貌、空间环境优美、建筑群体错落有致,组合协调有序,生活居住舒适雅致,中西建筑多彩多姿,水湾山林景独特,城中有景,景中在城,林涛碧水,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构筑成山美水丽的城市特色。

丹徒区属冲积湖平原地质区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质区,除表层土层经人类活动而堆积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沉积层,坡度平缓,一般呈水平成层、交互层或夹层,较有规律。
   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丘陵、农田、水面各占三分之一。
   丹徒区属无地震区,历史上从无地震、台风和其它重大自然灾害的记载。
     丹徒有着独特的地貌。《齐书.周郡志》称其地域“因山为垒,望海临江,缘江而境,似河内为重,”有山有谷、有丘有圩、有湖有洲的地貌,使丹徒以兼有北方雄奇与江南秀美显示出独特的神韵。
   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有26座,较大湖泊11处,最大的荣炳三岔湖面积达1180余亩,水面宽阔,景象不凡。境东圌(chui)山群峰连绵,层峦叠翠,绍隆禅寺隐于山间,山巅报恩塔直指长空,雄伟挺拔,人称“万里长江第一塔”。
    丹徒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有26座,境东圌(chui)山群峰连绵,层峦叠翠。
    丹徒80%水体达到二类以上。区内有14个水库, 水网密布,谷阳湖、运河风光带等造就了区内独一无二的亲水环境。
    水文情况:以京杭运河观测资料统计近50年平均水位:2.76米;地表水位平均值:3.6米-3.0米 。
    丹徒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十里长山,丘陵、 平原、湖泊勾勒了一幅丰饶的江南水乡画卷。
    年平均温度:15.8℃(最高35℃,最低-3℃);年平均相对湿度:78% ;年平均降水量1072.8毫米;年平均气温15.4度;年平均气压:1016hpa ;年平均风速:2.5米/秒;无霜期238天 ;风向: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

      丹徒县是江南闻名的古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战国时属楚,改名谷阳。秦统一中国后属会稽郡,秦始皇东巡,听信术士之言,说谷阳京岘山有王气,遂派三千赭衣囚徒凿断山脉,改名丹徒。三国吴嘉禾三年 (234)改名武进,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丹徒。隋开皇九年(589)废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丹徒。后历朝均以丹徒名县。
    直至民国17年(1928)7月,改为镇江县(其中1938年8月-1940年12月复称丹徒县)。1949年4月解放后,划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1958年7月撤县并入镇江市,1962年5月市县分治,恢复丹徒县建制至今。
   丹徒县是江南闻名的古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战国时属楚,改名谷阳。
   秦统一天下后,改名为丹徒。
   三国吴嘉禾三年 (234)改名武进,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丹徒。
   隋开皇九年(589)废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丹徒。
   后历朝均以丹徒名县。
   民国17年(1928)7月,改为镇江县(其中1938年8月-1940年12月复称丹徒县)。
   1949年4月解放后,划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
   1958年7月撤县并入镇江市,1962年5月市县分治,恢复丹徒县建制至今。建国前,丹徒、镇江为同一地域,城乡密不可分。建国后,丹徒隶属镇江专区(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属镇江市。
   2002年4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24号):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以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为丹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 原丹徒县人民政府驻镇江市润州区。